酒具原是指制酒、盛酒、饮酒的器具。近代大工业化制酒工艺产生后,酒具一般指盛酒和饮酒的器具。
中国酒的名称历来是以产地、原料、水源、配方、香型及名人典故确定的。上下数千年,历经演变,形成了一个洋洋大观的酒名王国。从酒产生至今,我们的祖先不断改进酿造技术,生产出了无数的名酒佳酿,有众多琼浆玉液一直流传至今。
在中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上古时期。《史记》中便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都以人类不同的社会活动表明中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
中国不仅酒的种类繁多,而且还有着源远流长的饮酒文化。中国人饮酒最讲究的是意境。最佳的状态是似醉非醉,使人处于最快乐、最兴奋的境界中。这时不仅人们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诗如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证。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各地的众多民族,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有的酒俗留传至今。遵守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礼仪能体现出个人的品格和修养,所以了解和掌握酒桌上的规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酒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与之相关的文化也丰富多彩,不仅仅是作为酒桌上的工具,更是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诞生出了内涵丰富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