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认为,中国酒业经过了作坊、工业酒、广告酒时代,已进入了以知识经济社会为特征的文化酒时代。现在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酒文化,因而白酒市场的竞争又多了一个手段,那就是酒文化的竟争,这对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极具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在酒类产品营销中,酒自身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价值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营销与酒文化的结合,正在?B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20世纪90年代,孔府家酒率先嗅到市场的气息,引入了“孔府文化”和“家文化”,借助不成熟市场环境下的广告力量,使“孔府家酒,让你想家”一夜传遍大江南北,成就了“鲁酒”的短暂辉煌。
其后,湘西“酒鬼酒”推出了大俗大雅的“酒鬼”文化,独特的文化个性配合湘西神秘的地域印象,再请黄永玉题写名称画《酒鬼图》、写酒鬼诗、设计酒瓶,提升了酒鬼酒本身的文化含量,达到了用文化提升“酒鬼”品牌的目的,迅速风行全国各地。“小糊涂仙”、“小糊涂神”运用了郑板桥流传甚广的“难得糊涂”的典故,把醒与醉、聪明与糊涂、入世与出世、感性放纵与理性自律等对立统一又极具哲思的文化内涵融在酒中,而且与“酒神精神”十分契合,创造了一个个性十足、内涵丰富的酒文化形象。同时,利用现代人疲于奔命的劳顿心理,把涂之道和解忧消愁的白酒结合在一起,给“难得糊涂”一个精彩的现代理解和演绎,与消费者消费心理达到契合,为品牌提升提供了巨大的推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酒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众多的品牌、企业整合自身的优势,推出了适合自身的酒文化。经过简单的归纳,中国酒文化可分类为八大流派,即中国酒文化的“八国演义”:
1.历史文化。悠久历史自然是不可复制的、稀缺的珍贵文化资源,因此,一些地方名酒纷纷推出悠久的品牌历史文化。剑南春号称“唐时宫廷酒”,泸州老窖推出“国窖1573”,沱牌挖出了600年前的酒坊,推出“中国白酒第一坊一一水井坟”,茅台、五粮液也纷纷推出年份酒,来抢占历史文化资源。
2.地域文化。好酒离不开好水、好的粮食和适宜的菌群,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酒有很强的地域性。茅台汾酒、枝江大曲、衡水老白干、绍兴花雕、麻城老米酒等就是地域文化的代表。

3.名人文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人喝名酒,名人助成名酒品牌。诗仙太白、大千酒、曹雪芹家酒等就是利用名人文化。

4.传统文化。孔府家酒附着“孔府文化”和传统“家文化”;和酒则是运用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舍得酒的“舍得”一词最早出自梵语,在融合了中国的老庄道学思想后,遂演化成为禅的一种哲理,算是佛学;小糊涂仙的“难得糊涂”则是无为清净的道家思想了。
5.养生文化。竹叶青酒、椰岛鹿龟酒、致中和五加皮、杞浓酒蕴涵着修身养生的健康文化。
6.“福”、“禧”文化。金大福、剑南福和各种婚宴酒酒,则是注入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喜庆、吉祥的文化情感。
7.时尚文化。随着酒类消费的代际转换,人们对酒的时尚化要求越来越强,一些顺应时尚的酒文化应运而生,表现不俗的洋河“蓝色经典”即是其一。还有麻城老米酒。
8.市井文化。市井百姓自有市井百姓的文化情感,店小二酒、乡巴佬酒等传达的市井俚俗文化,传递着轻松调侃,满足着这类文化情感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