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米酒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温气、消忧制怒、宣言畅意、御风寒、治腰膝疼痛,热饮甚良。”
儒家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精髓,黄酒乃中国最古老的独有酒种,被誉“国粹”。两者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儒家内涵讲究中庸之道,主张清淡无为,宣扬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黄酒生性温和、风格雅致,酒文化古朴厚重,传承人间真善之美、忠孝之德。细细体味,儒家文化与黄酒可谓脉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酒经是中国历代酒文化文献典籍。包括涉酒著述与酒经专著,中国酒经真实记载了酒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保存了中国酒文化遗产。
沧海桑田,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折冲樽俎,狂傲不羁,酒文化典故纷繁多趣。
饮酒时,配以不同的菜,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麻城老米酒、绍兴酒为例
我国的民间饮酒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在各地的众多民族之中,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有的酒俗仍然留传至今。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饮酒是乐事,但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制约,酿造一点酒并不容易。所以有了一点酒,往往想到我们的祖先,用作祭祀之用,与神灵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