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酒来,演译才子和英雄的故事

作者: 楚黄春 【 转载 】 来源: 麻城老米酒网 2017-09-01

酒在中国文化里有很深的沉淀。

无酒不成席,有朋自远方来,摆酒洗尘;闲时相聚,把酒言欢;喜事登门,举杯相庆;愁上心头,借酒消忧。

从古至今,从皇宫到市井,从达贵到布衣,从才子到侠客,从须眉到巾帼,酒一路播种,一路开花,而其中最令人咀嚼的该是才子与酒和侠客与酒的故事。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太白是何等的不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少陵是何等的无奈。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啊,酒太淡又何以暖和小女子寒彻的心?

酒于才子大多是消愁的药剂。即使豪气冲天的魏武帝也自问自答: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许只有陶潜能捧着酒壶坐在田埂上看老黄牛在夕阳中反刍,然后慢慢地醉倒在那片桃林中。把酒话桑麻,悠闲得让人心醉。


timg.jpg


才子大多是才与情的结合,故借酒以麻木身心,使敏感的心暂得迟钝。而至酒醒时分,便恍然而失落。正如李太白所言举杯消愁愁更愁。

侠客便有所不同,尤其是大侠与豪侠。

你看荆轲接过太子丹的酒杯,一饮而尽后碎杯于玉阶,踏着易水的波涛渐渐地远去,背影虽不断模糊却不弯不曲。再看,武二郎在井阳岗下的酒店烂醉之后不顾劝阻任身影掩没在月色下的山林中。后来猎人发现他居然睡倒在他们实难猎杀的大虫之上。

最让人钦羡的还是那个姓萧的大哥和两个小弟在身处重围的少林宝刹豪饮的场景,在场的所有人都呆了,不,应是醉了,醉于酒香,更醉于那顶天立地傲视一切的豪气。

才子与酒尽管演绎了众多的佳话,那酒却喝得缠绵喝得不干脆。而侠客饮酒绝不拖泥带水。拿酒来,喝!即使醉了也要仗剑走江湖。

倒上一杯麻城老米酒,举起你左手的杯,欢呼起来,让酒融入血脉化作豪情不灭,做一次真正的英雄!


微信公众号:qydb-wine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